我們中國人做事,大事都喜歡選個良辰吉日,這並不是封建迷信,而是一種優秀的傳統,是古人敬畏大自然的一種表現,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。
四絕日和四離日,從名稱上看,就不是什麼好日子,因此,我們在擇日的時候,做大事,要盡量避開這八個日子。
什麼是四絕日呢?
四絕日是指四立的前一日。四立,即二十四節氣的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。
四立日是標誌著一個新的節氣的開始,那麼,前一天,就是上一個節氣的結束日。
立春是春季的開始日,前一天就是冬季的結束日,稱為冬絕。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天,前一天就是春季的結束日,稱為春絕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天,前一天就是夏季的結束日,稱為夏絕。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天,前一天就是秋季的結束日,稱為秋絕。
古人認為,季節交替的時候,是天地正在發生變化,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點,必然會帶來磁場上的紊亂。磁場的紊亂,一定會影響人的情緒,因為天地人是一體的。氣場亂了,就會導致不好的結果發生。或選擇錯誤的方向,或得出錯誤的結論,或種下錯誤的因,總之,影響的是未來。
因此,為慎重起見,在四絕日這四天,宜靜不宜動,大事不可用。
什麼是四離日呢?
四離日就是二至二分的前一日。二至,即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和夏至。二分,即二十四節氣的春分和秋分。
冬至陽生,夏至陰生,正是陰陽二氣交替的時候。冬至前一日,是陰氣最盛的時候,夏至前一日,是陽氣最盛的時候。物極必反,盛極而衰,此時,陰陽二氣競爭最激烈,也是變化最劇烈的時候。
春分、秋分,是一年中兩個晝夜平分的日子。春分前一日,是陽氣上升即將與陰氣達到平衡的時候,秋分前一日,是陰氣上升即將達到與陽氣平衡的時候,此時,陰陽二氣處於動態調整的關鍵節點,與二至前一日一樣,氣場不穩定,容易引發情緒波動和判斷偏差。
因此,在四離日這四天,不宜進行重大決策或行事,需謹慎對待,靜觀其變,以免因氣場不穩定而招致不必要的損失或災禍。
四絕日是因季節更替而造成的氣場變化,四離日是因陰陽二氣的升降而造成的氣場變化,原因有所不同,影響卻是一樣的。
風水好壞的關鍵,是看能量場的順與不順,順則吉,不順則兇。氣場紊亂,也就是能量場不順,人在其中,就會遭遇凶險。風水擇日的目的,是為了趨吉避凶,所以,我們在擇日的時候,除了按照正常的擇日要求進行選擇外,還要特別留心,盡量避開四絕日和四離日這八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