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劫過旺為忌,是最容易導致人際關係不順的配置之一

發佈時間: 2025-07-27 閱讀:28

近期遇到兩個案例:當事人都自我評價為心地善良,對他人並無惡意,總是全心全意地對待朋友,卻總被對方忽略,甚至遭遇背刺。

他們不理解,為什麼越是對人好,真心待自己的人反而越少?是否應該收回善意,讓自己變得冷漠自私一些?

這兩個案例中,除了比劫過旺為忌,還有其他負面配置共同作用,才導致了這種結果,並不是所有比劫為忌的人都會這樣。

該怎麼辦呢?

其實人際交往的本質是能量的互動,講究同頻共振。人際關係的質量,只取決於自身能量的高低。

無論是生活常理、命理學說,還是佛道等宗教思想,都提倡善因得善果,這個邏輯從未改變。當然,人不該心存惡意,對他人好本身沒錯,但多數人對他人的好,不是真正無私。

人總希望通過付出或善舉獲取些什麼,可能是美名、榮譽,也可能是對方的回報、他人的尊重,又或是希望被多看一眼。帶著期待付出,失望的機率自然更高。

因為因果並非單一鏈條,而是相互糾纏的網路。我們難以真正看清其脈絡 ——“我這輩子從沒做過壞事,為什麼沒有回報?”“我一直對人好,為什麼總遇人不淑?” 這類疑問,源於看不到當下結果背後的深層緣由。

如果對這些執念太深,只會困在原地,毫無益處。而當下滋生的過度失望、不滿等情緒,反而會種下惡因,招致不好的結果。

所以,如果你的能量尚未強大到能真正無私付出、不求回報,不如先好好愛自己,對自己好一點。別人讓你不舒服時,該說就說,該拒絕就拒絕;不合理的要求,不必勉強自己答應。先把自己照顧好,等能量足夠了,再去真誠待人也不遲。

至於別人對自己好不好,只能接納和允許它發生 , 不允許又能怎樣?他人的想法和行為由他自身決定,我們無從掌控。如果對此抗拒,只會陷入憤怒、怨恨,最終引火燒身。

這裡說的接納,也不是逆來順受,而是承認不好的事情已然發生,讓它過去。

不必糾結 “為什麼偏偏是我”,也不必非要弄清緣由,這些都沒有意義。你要做的,是該反擊時反擊,該爭取利益時爭取,做好自己該做的事。

修心是讓內心保持通暢不淤堵,讓正負能量都能穿身而過,不鬱結於心。你還是你,該做什麼,繼續做什麼就好。

八字命盤排盤